国际交流专栏

学生感言专栏-王韵

[返回]

 

在李嘉诚基金会和学校的支持下,我在香港度过了丰富的一学年,学到了很多东西,下面是一些感想


    在香港老师都会提前上传课件让同学们复习和上课记笔记,基本上课件涵盖了所有应该掌握的内容,这对学生来说的确挺方便,不过也导致很多人只看课件不看书。在这里有一个建议,现在用ipad等电子产品看课件的同学很多,老师们制作ppt时可不可以不要在一个幻灯片里叠加图片动画,这样的话在ipad或者转成pdf时只会显示最后面的那张图片,造成了困扰。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解剖,很多知识都是在解剖室中学到的。每個小組大概十個人,確保了每個人都有動手的機會。Lecture不懂的问题都可以在解剖室問老師並且得到很詳細的講解。
    Tutorial也是學習生活的一大重要部分。老師的風格不同也提供了不同方式的tutorial。有的老師像lecture一樣對知識進行講解,有的老師會提供很多課餘的更專業性的信息,有的老師會抽書,也有的只是進行問題講解。不管怎樣,不同的授課方式讓我們提前學習應該掌握的知識並應用的case上面。在這方面我覺得能力還是不太夠,有的時候在老師講解前沒辦法理解case要注重在什麼方面,從哪裡入手。
    除了日常的學習之外,學生們每年還有ssm,即課題研究。我的topic是GI bleeding。在醫生老師的帶領下,我們查閱資料,書籍,去採訪病人,了解臨床的常見疾病及檢查方法,最後做出論文和presentation。雖然很耗時間,但是提供里一個機會讓學生們深入了解一種疾病或者技術,跟臨川接軌。另外他們還有一個對初生兒進行三到四年的跟蹤採訪的項目,深入了解一個小孩的成長進程。因為只有一年的逗留期,很遺憾我們沒有機會參加,我覺得這個項目很好的豐富了學習生活和課餘生活,也能讓我們作為未來醫生的自豪感及責任感。
在平常的生活中,感受最深的是老師和工作人員的高效性及態度。大概是因為平常見不到老師,郵件來往十分普遍。不管咨詢的是什麼問題,老師和書院的工作人員都會詳細及時的回復問題。如果解決不了問題,還會推薦其他老師或工作人員的郵箱供人咨詢。
    香港的lecture都是大堂授課,所以,所有的學生分成了幾個小組。平常的上課都是跟小組成員一起的,還有臨床技能的小組。有一點遺憾的是跟同組的同學是到下學期才開始熟悉及交流,如果有機會的話想要更積極一點,更早的融入小組。
總的來說,這一年的香港交流提供了我一個新的學習平台,一個提升眼界的機會,是十分珍貴的機會。


12全英
王韵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