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交流专栏

学生感言专栏-张晓昀

[返回]

 

52日,当地时间14点左右,北京时间凌晨2点多,飞行将近14小时环行半个地球后,终于抵达多伦多。不觉疲倦,期待、兴奋、喜悦代替对未知的疑惑和迷茫占据了我的内心。今年刚好是中加旅游年,机场候车厅摆了不少旅游手册。

1. 刚出机场在候车厅,看到可以免费领取的多伦多旅游手册,留影时当地时间1518


多伦多值得旅游的景点很多,在我们暂住的downtown,可以说是一步一景;宿舍(chestnut residence)旁边的市政厅(city hall)几乎每周都有2-3个文化活动,一般在傍晚进行。隔三差五广场上的“傍夜笙歌”很容易传到宿舍中,每每总能被动感受到城市的活力心跳。


2. 从我宿舍的小窗望过去,晚上9点的市政厅


在一个多文化拼接的城市,不同国家不同人种不同民族的人都可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平等与包容在多伦多这座城市体现得淋漓精致。就算在St. Michael医院,医生们尊重民族差异,对不会说英语的老一代移民病人及家属,可以寻找电话翻译服务,解决语言障碍,不过这种电话人工翻译效率较低,有人也用谷歌翻译,不过机器翻译距离有效沟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种多元文化让医患之间的关系变的很是微妙,我跟过当地规培生,因为语言及文化障碍,他们处理起不同文化背景的病人显得尴尬呆板,而令我印象深刻的心内医生Dr. Chow,则是巧妙利用了文化差异走进患者心里。他熟悉多民族文化及多个国家的问候语,深谙病人需求,他花时间学习诊疗技术,也花同样的甚至更多时间和病人建立联系,深得患者及学生尊重。很多像Dr. Chow的加拿大主治医生,花在病人身上的时间很多,不止是住院病人,即便门诊,每个病人每次看病基本要花上20-30分钟,只要语言沟通无障碍,病人都很喜欢和医生分享自己近日的生活。当然,这也导致一些华裔病人跟我说,加拿大医生效率低,不如中国一站式医疗高效。


加拿大医生之间,不论年资,之间很多时候也是一种平等的关系,交班时围坐一起,看病人时乐于施教,乐于传授自己积累的经验。Rounds(查房)喜欢让学生自己说出自己的看法,类似于我们的TBLPBL,而且学生们的互动也活跃,回答问题不论对错并不拘谨。


3. 心内科轮转,临走前与部分cardiology team成员合影。加拿大一个医疗团队很庞大,团队成员包括staff physician, residents, medical students, nurses, nurse practitioner, dietitian, occupational therapists等。他们还在用传呼机(BB机)。


安大略省的医疗保险是以其昂贵的税收为基础的,在多伦多的每一次购物,都要交13%的税(HST),车子、房屋、个人所得等同样要交昂贵的税收。这些税收最后用于医疗、教育等。居民医保(OHIP)覆盖到除成人医药费以外其他包括检查、手术等费用。安省居民每年都有机会做一些常规检查,享受基本医疗保障。在这看似很完善的医疗健康体系下,也存在一些可能随时威胁体系存亡的因素,比如说患者要求进行多种检查,医生自己要多开检查创收等。好在有活动组织(Choosing Wisely Canada campaign)对此现象对医生发出倡议,建议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当然具体实施看医生自己。医德高于一切。


加拿大多伦多开明之处在于支持任何有想法的人,所以类似倡议的街上游行活动让人见怪不怪。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游行示威,有些人,则是用爱心慈善星火燎原改变不公。我们的儿科带教Dr. Suleman,自己毕业一年就办起慈善,为底层发声,帮助新移民的有自闭症的孩子。


4. 儿科诊室,墙上挂满就诊小孩子们自己画的画。

 

6月,离别季。舍不得多伦多大学chestnut resistance的自助餐,每天一种口味的美味汤水;舍不得多伦多的市政厅,有加拿大的自由民主平等的氛围;舍不得St. Michael医院,有一群有实力敢追求的医生。在多伦多的日子,因其短暂,我格外珍惜,记下的也大都是城市美好的一面,当然也局限于多伦多甚至小至St Michael的医院文化。一个医院文化的形成,往往不是一两个人的作风习惯使然,而是一群人的态度及价值观所营造的氛围。希望自己能把交流所见到的温暖与感动,继续在中国传递。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