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交流专栏

学生感言专栏-庄彩玉

[返回]

 

思想是一个奇怪的东西,或许,让我在暑假期间写这篇感想,我写出来的东西跟我接下来要写的将是完全不一样的。

现在,我要说的是,我们的医学院对于香港的教学模式的模仿与借鉴做得很好,我们是内地医学院校改革的先锋,是一个先行者。


回到汕大,上了大三第一学期的第一个星期的课,我对我们的老师对于我们的教育感到很喜欢,他们几乎都已经做到教学与临床的紧密结合,让我觉得自己真的是一个doctor in training。虽然他们的英文没有香港那边的老师流利,但是,他们已经从现在开始培养我们的临床思维了,这让我感到很兴奋。所以,我想大声说:“汕医,我为你骄傲!”希望我们的医学院能够一直保持着这种理念,一直向前,这样的前景是让人充满期待与希冀的。

个人认为,香港的医学教育最主要的优势就是资金特别雄厚,有很多大师级的任务在里面,不仅在上课上面给了学生动力,也在课后的一些科学研究给了学生很大的支持。我们学校虽然有李嘉诚基金会的支持,但是这种学术氛围还不够浓。可是我知道,有很多人,一直在努力着,努力提升汕医在这方面的不足。而且,汕医还给我们全英班的学生提供了特别优厚的奖学金,这也是他们所没有办法企及的。作为全英班的一员,对汕医,我是从心里由衷感谢的。


汕医跟其他学校的不同在于它的敢于改革与创新,与时俱进。通过一年在香港的学习,以及回到汕医之后对于两边教学的比较,有几点想要说:

 

第一,香港中文大学由于相关专业领域的研究人员比较多,所以讲到一些机制机理方面可以讲得很细致,很有逻辑性,相比之下,我们的老师对于一些机制的来龙去脉就没有那么具体,而学生又比较倾向于希望有透彻的理解,所以这方面会比较容易引起消极的情绪,但是究竟一个医学生,不确定是否是未来的科研人员,需要对那些机理机制了解的程度有多深,以及是否应该只是凭个人兴趣去加深理解,还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吧;

 

第二,香港中文大学的小组讨论(tutorial)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模式,这个时候其实学生最兴奋的事是能够看到一些教授在上面为我们总结,系统性回顾学过的知识,以及引导我们对于临床的结合。很多情况下,老师给同学的信心是很重要的,如果同学们事先知道那个老师不怎么会引导或者讲解,他的课就会很少人去听。而这个,同学们有比较大程度的自由。这一点,我也希望我们的汕医能够学习。放开手,让学生来做主人,抛开所谓的面子,让传授与学习的效率达到最高;

 

第三,其实第二点就有讲过,老师给同学的信心很重要。老师认真负责了,让同学们事先知道原来在一两个钟头之内可以有很多的知识的交汇,以及思想的碰撞(对于我们这些初学者,我们的好奇心以及幸福感是很容易满足的),那么他们会投入并且高效配合老师的上课,这一点我在汕医还没有体会到,因为上课的时间还不长,这一点非常值得努力去实现以及提升。在我们这样的学识水平以及年龄,正确积极的引导是很有必要的;

 

第四,香港中文大学那边的资源给了学生的求知欲很大的保障。最大的资源除了上面讲到的很多很有名老师以外,就是那里的图书馆了。那里的藏书量之大,数据库之丰富,让我们感觉只有我们不想知道的,没有我们想知道却没有办法知道的。而目前,汕大的图书馆虽然堪称是亚洲第一豪华,但是要找几本专业的书籍都很难找到。


希望我们的学院能够在不足的地方进行改善,并且发扬以上提到的优势。

 

至于生活方面,个人因为还是比较喜欢农村的生活,所以对那里的环境没有很大的感觉。倒是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到了那里之后,觉得思想没有缘故地就自由了很多,所以也比较自适,做了比较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而不是一直只是埋头于自己专业的学习。


有一次参加了沈祖尧校长举办的一个小型的晚餐聚会,深深被他身上,应该是说骨子里所渗透的平易近人的精神所打动。他是为了庆祝学校内一个建筑的落成,又恰当学校65周年庆,就请了一些学校教授,领导,各个国家的交流生一起在那里共进晚餐。没有铺张,不是大手笔,他在晚餐没有开始前就在门口请人摆了几个小摊,一个是展示中国传统的捏面团艺术,用面捏成各种玩意送个客人,一个是展示彩虹书法,还有一个是免费为大家提供香港的小吃杯子糕。间插于晚餐中间,有外国的留学生打扮成中国姑娘的模样为我们表演扇子舞,引来大家的阵阵笑声,还有惟妙惟肖的变脸艺术在我们面前展现,还有校长跟大家一起玩游戏,教不懂粤语的学生讲粤语。


还有一次,我们看到沈祖尧校长在医学院的教学楼面前摆了一个“小摊”,前面排放了两排桌子,学生们就坐在那些桌子上面,向校长提出自己对于整个学校建设发展的意见和看法。

 

这样民主,可亲可敬的校长,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他还时不时会根据学校情况,根据社会实事发表博文,让大家去看,去评论。这样的氛围让人憧憬。

香港还有一年一度的马拉松比赛,全港人民,还有很多来自不同地方慕名而来的人一起参加。我当时报名参加了志愿者。四点多校车便从学校接我们出发,六点左右来到现场。来自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学生都为参赛者加油打气,我们在那里一直呐喊到中午十二点,虽然声音嘶哑了,但是还是很为他们的精神所激励。很有趣的是,有一个人后面背着个大啤酒瓶跑了全场,为自己的产品做了很好的宣传。让人感动的则是,有好几对,都是一个“老师”带着一个视力有障碍的参赛者跑完了全场。每每他们的到来,都引起了观众很大的轰动,为他们加油助威。

 

对于一个喜欢旅游的我来说,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生活一年,快乐的回忆还有很多。每个人的感受都不一样吧。

 

但是不管是悲还是喜,我都感谢,并且不后悔一年的香港之行。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