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感言专栏-杨悦生
[返回]
“这些年我一直提醒自己一件事,千万不要自己感动自己。大部分人看似的努力,不过是愚蠢导致的。什么熬夜看书到天亮,连续几天只睡几个小时,多久没放假了,如果这些东西也值得炫耀,那么富士康流水线上任何一个人都比你努力多了。人难免天生有自怜的情绪,唯有时刻保持清醒,才能看清真正的价值在哪里。”
—— 于宙
当我回想起在香港中文大学学习的十个月的生活剪影时,我总会想起有一句自己默默在心中重复的话:常怀感恩,事事小心。首先我要感谢汕医给了我这么一个外出交流的机会,短短的十个月生活对我以后的观念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而这一切变化的起源,都是汕医提供的这么好的一个机会。
最开始种种的新鲜感,有如突然从幕后登上舞台般,陌生、紧张、期待、不安,还有更大的压力。因为种种原因,我们这一届的十人,从一开始就带着“不能在这边失败”的压迫感开始新的生活。香港中文大学位于一个国际大都市的偏僻一角,出门搭上地铁,短短的车程便可以置身繁华的中央,而回到学校,又是依山傍水(海)的宁静。整个学校是真正的建在山上的学校,占地面积广,全校有好几条校巴路线穿梭于山间,路很平坦但是有些陡峭,如果走路去上课,到教室常常一身薄汗,但不失为一个锻炼身体的好途径。上课是在可以容纳两百多人的lecture room里进行,教授站在前面的一个小角落里对着二百多人讲课,这阵势更像是演讲。每一个教授都有令人印象深刻的特点,他们的教学风格各异但都有一个共同点:教学不止于课堂。在“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知识”这方面,他们的想法可谓标新立异,与时俱进。在IT人员的帮助下,有的老师把生化代谢的途径做成了有情节的城市探险游戏,有的老师用动画演示离子交换,有的老师把解剖知识编成口诀……虽然中大的上课时间只有汕大的一半,但教学形式却非常丰富。学生虽多,但他们都是分成了十几人一组的小组。我所在的小组恰好是一个热爱学习的小组,群里经常有“一起约图书馆预习下一节的解剖实验课”“一起打羽毛球”这样的邀请,上课时也是坐在一起,课间可以讨论问题。小组学习的氛围是很热烈的。生活中,学生所处的书院也像一个大家庭,经常会有福利活动,或者举办各国风情文化节,每个书院也有自己的食堂,各有各的招牌菜。总而言之这样的生活让人乐意去接受和改变。
除开去适应新鲜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在中大,我有很多可以模仿的对象,以及拥有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去思考和改变。每周的课时并不多,有足够的时间可以完成课程任务,出门逛逛以及睡个好觉。我本身不是个喜欢熬夜的夜猫子,也不赞成医学生在考试月一定得熬夜的做法。正如开篇时引用的话,我认为在短时间的拼命,有时折射出来的是前期的不努力,或者方法不合适。我觉得中大安排的每周如此充分的时间,以及期末考前一个月的study break,还有不时传出学生压力大到跳楼的考试难度,必定不是让人在考前一个月冲刺的打算。在刚开学时,我首先有足够的时间反思,尝试和定型。轻松的课时安排其实相当于给我了弥补犯错的时间,当我发现这样的学习方法可能行不通时,我有时间去思考更适合的方法以及补上前面的漏洞。而更大的舞台里就会有更优秀的人,模仿则是一种很快速的学习方法。在tutorial上我认识了一位同样是内地学生的同学,还有他的刨根问底的local同学,尝试着进入别人的讨论情景里,能从中发现自己看待问题的不足。Dissection课上,同一小组的同学里不乏思路清晰,基础扎实的学霸,所以我从自己跟不上他们思路只能沉默的尴尬里,发现了自己对知识不够深刻和全面的理解。通过模仿,调整,内化,有时间去改变,去阅读,去形成自己的特色。后来我还是不喜欢在tutorial上主动发言,但已经成为了dissection小组里拿刀的一位主力军,努力用自己蹩脚的广东话去跟上他们的对话。在后期方法成型之后,就可以更自然地对应更难的课程,同时也安排好自己的课余生活,每周去健身房三四次,锻炼好身体,出门看看各色的展览,带着来看望我的同学逛逛校园。
因为交换生的身份比较特殊,中大的老师担心我们不能融入这里的生活,一直会不断的关心我们,帮我们组织聚餐交流学习和生活的感受,带我们去熟悉校园的环境,教我们如何去医院,他们是真切地用行动和话语在拉近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而不是简单地留下一句“有问题来找我”之后便消失。而我们的年纪辅导员也非常尽责,在前期刚上课时他便希望我们好好努力,别在这边挂科了。在第一次考试之后的feedback环节时,发现我们都没有被安排到小组的tutor那里,便主动请缨担任我们十人的feedback tutor。在我们离开前,faculty还有一位dissection的老师还请我们吃饭为我们践行。在一个偌大的校园里,单独的身影其实随处可见,但很幸运的是,这些老师们会努力地让我们connected。
记忆最鲜明的应该还是时间上最近的考试环节了。因为占比巨大,所有学生都对考试很紧张。三个科目但是涵盖了诸多学科的知识点,题型多样。考前一晚仿佛被钉在椅子上反复看着课件笔记错题。考试的三小时里奋笔疾书写到手疼,虽然考试让人觉得痛苦,但结束的那一刻仍有些不舍。Local学生们迎来了他们长达三个月的暑假,而我们,还有新的征程。
很幸运地得知我们十个人都通过了中大的考试,是第二届能做到这样的学生,非常荣幸也非常自豪。汕医的学生在更大的舞台上,也能和更优秀的人并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