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交流专栏

学生感言专栏-黄麟翔

[返回]

 

一路奔跑,今天终于驻足回望,一股带着温暖的浓郁芬香的感恩情心头满溢。

香港中文大学,一个我甚至不曾奢望会去的地方,与我在汕大相遇。一座陌生的城市,一种陌生的语言,一次从未体验过的文化之旅,毫不吝啬的向我敞开了怀抱。于是,我像一直悄悄伸出触角的蜗牛,一点点的去触碰探索这个城市。在很北方,粤语只有百分之零点几的机会进入我的生活,也是第一次,我终于体会到这种语言原来如此美丽而引人魂魄。为了尽可能的贴近这种新的文化,减少语言以及文化上的障碍,交流前的假期粤语几乎占据了我所有的业余时间,直到在中大经历了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全程粤语的Human surface anatomy后,才长舒了口气算是过了语言这一关。

在开始自己的学习之旅后,最先感受到的是这里人们的满腔热情。初赴港中大,一位叫做Joshua的老师几乎全权接管了我们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他带领着我们与同是初入中大的各年级交流生一起交流分享,参观学校以及威尔斯亲王医院的各个角落,甚至定时与我们约饭谈心,为我们疏解学习与生活上的各种压力。如此无微不至的关怀让我们一行人能够更加安心的在这个陌生的校园学习生活,更加期望融入这个美好的大家庭。而无论舍友、同学,还是各种活动中认识的各个国家、各种文化背景的交流生和local,每个人都会对你的能力和看法表示肯定,对彼此的家乡和校园文化显露出浓厚的兴趣,并热情的同你交流、保持联系。还记得期末复习前,一位同样负责我们生活上的Winnie老师精心准备了一次小小的聚会,桌子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好吃的,在一个温馨的办公室里同我们边吃边聊了好久。那一天大家互相鼓励,吐露心声,Winnie笑着说:“大家放心,只要吃了这顿饭,保证大家期末都pass!”虽没有什么保证可言,但这位老师的话如有魔力般温暖了我好久。

摄于李卓敏医学大楼Ground floor办公室一角

而这里浓厚的学习氛围让人更加醉心于沉浸在纯粹的学习之中。每节信息量满满的lecture后,总是有那么多喜欢独立思考与钻研问题的学生将教授里里外外严严实实的包围起来,除了解决课上的疑问,还有的学生们喜欢将自己的想法与对课堂的理解讲给教授们听,询问意见并提出自己更进一步的看法。不光在这里的每一节lecture都如同艺术品般令人享受,单单是课后的师生交流也能让人获益匪浅。而老师们严谨求学和对学生负责任的态度也更是让我惊叹不已。印象最深刻的是一次组织学课后,我向课室的老师提出了自己关于神经节的疑问,老师思考片刻后说了自己的看法,但表示仅是个人看法,打算回去查证后再与我交流,并专门找到纸笔留下了我的邮箱地址。意料之外的是,一周后,我居然收到了这位老师的邮件,并且附件中是一个精心制作的十几页的PPT,详细回答了我对这个问题的所有疑惑。这封邮件中诚恳而谦逊的语言深深感动了我,让我更加认识到任何人在知识面前都要保持一种谦卑的姿态,而这里的老师,真正做到了言传身教。在这样的学习氛围里,你很难不沉醉于知识的精彩世界里尽情遨游,与老师同学们一起探索未知的期待。

除了浓厚的学习氛围,这里的人文气息也是令人陶醉。丰富多元的文化构成,不分国界宗教的交流互助,还有大家敢想敢言的思想碰撞,都让人感受到一个校园蕴藏的丰富思想与勃勃生机。大大小小的社团组织会不定时的举办各种各样的文化节和志愿服务,而作为一名交流生,我也能够有幸在一次未能与家人团圆的中秋之夜与他们一起深入香港旧城区,向无家可归的流浪者们分发自己手工制作的月饼,并与他们敞开心扉,聆听他们内心的声音与不为人知的故事。

除了内心的充盈,中大校园中各类基础设施的便利与完善也令人印象深刻。24小时开放的图书馆自主学习区,分多线路运行的穿梭校巴,随时可以出入的健身房与琴房,以及山上山下(中大是一座名副其实建在山上的校园)大大小小十几座食堂和优美的自然环境,都为老师和同学们提供了尽可能的便利,让大家更好的学习与生活。单是在宿舍开窗是山,远眺是海的景色就足以让人学习之余心旷神怡了。

摄于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前

但不得不提的是,这一切都是建立在高强度的学习压力之下。而一个好的心态和健康的身体便是能在中大不断汲取养分的基本要求。很感谢李嘉诚基金会能够带给我们这样一次宝贵的机会,以及身边的老师同学以及父母一直以来的鼓励与肯定,庆幸这一年自己能够顺利的坚持下来,在无数的苦与甜、痛与乐中不断磨练自己,丰富自己,能够在不长又不短的九个月中获得人生中无可代替的一笔财富。身边的人很多次问我,如果再给你一次选择的机会,你还会选择去吗?而我的回答,从来都不会变。

摄于香港中文大学康本国际学术园前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