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交流
首页  ->  国际交流
赴英国牛津大学交流学习:陈朝健(2019级临床医学专业,高中毕业于普宁市华美实验学校)

陈朝健,临床医学专业2019级学生,2024年赴英国牛津John Radcliffe医院短期学习,高中毕业于普宁市华美实验学校。


首先,我非常感谢学校对我们这次英国牛津大学交流学习的大力支持。在本次交流活动中,我们在英国牛津的John Radcliffe Hospital的Acute General Medicine (AGM)部门进行了8周的临床见习,收获颇丰。

在这里学习,是我第一次接触到英国的医疗系统。英国的医疗系统是以国民医疗服务(National Health Service,简称NHS)为核心的公共医疗保健体系。在NHS下,所有符合条件的英国居民(包括居住和工作在英国的外国人)都有权获得免费的医疗服务,包括急诊治疗、常规医疗和手术、处方药等,这使得英国居民不必担心医疗费用。同时它也是一种基于需求的医疗服务模式,根据患者的医疗需求和紧急程度安排医疗服务,优先处理急诊病人,确保及时救治。但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等待时间长、人口老龄化等也是其面临的挑战。

在这里,我也亲眼见证了医疗体系的公平与普惠。每一位患者都能够享受到无差别的医疗服务,不分贫富、不问种族,每个人都有权利获得高水平的医疗护理。这让我感慨颇深,深信公共医疗制度是现代社会的一项基本保障。

来到这边的医院,让我惊叹的是英国医护人员对患者的耐心和同理心,人文关怀做到了极致。无论患者来自何种背景、面对何种疾病,医护人员始终以温暖的微笑和亲切的态度对待。他们不仅倾听患者的诉求,更尊重患者的选择和意愿,给予他们充分的尊严和尊重。这里的医护人员对不仅关注患者的身体健康,也关心患者家属的情绪和需求。他们主动与家属沟通,解答他们的疑惑,安抚他们的情绪,为他们提供精神上的支持和帮助。即使是资深的医学老教授,每次查房时看诊病人都会先自我介绍,迅速拉上床帘,常常会蹲下来,或者坐在患者的床边,甚至双膝跪在地上,握着病人的手,认真地询问患者的病情,耐心地倾听他们的诉说,解释治疗方案,征求患者的意见。在进行体格检查,进行每一项操作之前,这里的医生、医学生总是十分礼貌地向病人征求同意。这种关怀与尊重给患者和家属带来温暖和安慰,也减轻了他们的心理负担。我相信这种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理念,能够极大增强患者对医疗系统的信任。


 1744445408812814.jpg

与带教医生团队合照

 

 1744445417316136.jpg

在John Radcliffe Hospital门口前

 

 1744445428132963.jpg

与牛津大学医学生一起做病例汇报